《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范围:2018版本科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课程代码:6122021 6122022 6122023 6122024
适用专业:2018版本科培养方案涵盖的专业
学 分:2
学 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随机而定)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
课程性质:必修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标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和国家最新的形势与政策,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感知世情党情国情民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引导学生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引导学生在“牧工商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模式指导下,全面拓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课程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等。
(2)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理解和支持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拥护党的领导,刻苦学习,练就真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知世情党情国情民情,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中,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上,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发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和正确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形成正确的“三观”,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历史责任感以及国家大局观,全面拓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表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的支撑
序号 |
课程目标 |
支撑的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 |
1 |
课程目标1 |
使学生了解国情,树立正确“三观”,增强爱党爱国的热情 |
2 |
课程目标2 |
使学生了解党情,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增强“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
3 |
课程目标3 |
使学生了解世情,国际局势和外交政策,增强居安思危意识 ,增强民族自信 |
4 |
课程目标4 |
使学生了解民情,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感和时代感,厚植家国情怀 |
5 |
课程目标5 |
使学生在时政教育中,树远大理想,练就真本领,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需要因时而异。依据中宣部、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成长的规律等确定选题。体现权威性与前沿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结合、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一)国内专题:
1.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
3.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最新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等;
5.港澳台政策。
(二)国际专题:
1.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发展态势;
2.我国的外交政策;
3.世界重大事件,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与应对策略等。
三、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分4个学期开设,每学期8学时。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具体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序号 |
知识单元(项目)名称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1 |
党情国情 |
2学时 |
0 |
|
讲授式 讨论式 参与式 |
2 |
民生民情 |
2学时 |
0 |
|
讲授式 讨论式 参与式 |
3 |
时事政治 |
2学时 |
0 |
|
讲授式 讨论式 参与式 |
4 |
世界局势与中国外交 |
2学时 |
0 |
|
讲授式 讨论式 参与式 |
合计 |
8学时 |
0 |
|
—— |
四、其他教学环节
积极参加学校和院系的党团课等活动,做好理论宣讲和活动的指导工作。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考核形式和记分制
1.课程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学习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达到育人育才相统一、铸魂育人相统一,考核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形成正确认识时政的分析与认知能力。新的考核机制应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兼顾学习效果考核。我们对本课程考核办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即实行平时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并用,知识考试与能力考核并用,加强平时学习过程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和实践教学活动等。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课堂作业、学生自愿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等,主要考察学生平时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和社会实践的实效。平时考核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0%。
期末考核主要是学期理论考试,通过主客观题考试或撰写小论文等方式得以体现,考查学生所学专题知识点,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等,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
2.考核形式:开卷
3.记分制:五级制
4.期末考核时间:任课老师自定
(二)考核成绩构成及分值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70%+学期考核成绩×30%,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课堂作业等综合评定。学期考核成绩由笔试试题或小论文等构成,以百分制形式体现。
(三)考核题型及命题要求
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等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命题。学期考核采用笔试主客观题或撰写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评定。客观题以机考形式进行,由单选、多选、填空和判断等题型构成,主观题以论述题、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等构成。每学期命题要体现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既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又体现出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试卷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理论的运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析时政等方面的能力。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时事报告》,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政工作司委托出版.
[3]《时事》VCD,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
[4] 其它主流媒体时政节目等.
(二)参考资料
[1]《求是》《半月谈》《参考消息》等期刊杂志、报纸等.
[2]学习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社科网、学习强国等.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外文出版社,2014,2017,2020年版.
[4]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
[5]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不定期下发的形势教育资料等.
执笔人: 刘明定 审核人: 郭霞 批准人:白翔